近年來,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于家堡、響螺灣區域保持著穩中有進、結構升級、創新主導的高質量發展態勢,同時,持續加大產城融合力度,加快完善城市配套,積極申報全域旅游示范區,一個有產業、有生活、有人氣的朝陽之城正在“濱城”核心區冉冉升起。
在濱海新區新一輪體制改革后,天津經開區以“開發區+自貿區”新模式為泰達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。于家堡、響螺灣區域的空間格局和功能定位實現了重構,經過對城市功能的不斷提升,為天津經開區全力打造美麗濱城核心區,貢獻了“最美一公里”。于家堡、響螺灣區域蘊藏巨大潛力,天津經開區將大力發展會議會展、大力發展消費經濟、大力激活文旅資源、大力健全設施配套,充分塑造亮點,打造高品質濱城城市客廳。
在會展方面,天津經開區將大力發展會議會展。不斷強化載體支持,充分發揮于家堡、響螺灣區域周邊10余家星級酒店、50余幢樓宇資源作用,為各類行業峰會、高端論壇提供優質舉辦場所。同時,不斷強化政策支持,給予總額不少于1億元的專項資金,為在于家堡、響螺灣區域舉辦各類高端會議的,予以辦會經費、人員費用等方面實實在在的補貼支持。積極承辦籌辦高峰會議,持續辦好中國汽車產業發展(泰達)國際論壇、中國商業保 理行業峰會等“永久會址”行業峰會。積極新承辦各類國家級會議、科學技術論壇、商業商務論壇等高端會議,逐步擴大“濱城”會客廳品牌效應。
為大力發展消費經濟,經開區將著力打造于家堡、響螺灣區域街區商業體系,形成由塘沽南站特色商街、TOD軌道商業節點、濱河商業、沿街商業組成的,分級合理的商業布局體系。有力引入優質消費品牌,匯聚層次多樣、覆蓋“衣食住行游娛購”全生態的商業資源,提供高品質的商業服務。全面釋放商用空間資源,對租用于家堡、響螺灣區域的樓宇底商、地下商業街的經營者,經開區制定了鼓勵政策,給予專項補貼。為促進消費,經開區還將持續推出“泰劃算”消費券,每年拿出5000萬元,讓居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補貼。此外,經開區還將精心組織辦好泰達龍燈會、夏日藝術季、泰達馬拉松、工業旅游節等特色活動,有力活躍消費氛圍。
于家堡、響螺灣區域文旅資源豐富。為進一步激活區域文旅資源,經開區將圍繞塘沽南站,投資80億元,啟動城市更新,協同茱莉亞學院,打造文化創意和藝術培訓商業街區。同時,聯通外灘公園和濱河公園,打造海河后十公里世界級濱水名片。依托M0新型產業用地,經開區還將導入智能科技和醫療健康類高端項目。經開區還將圍繞潮音寺,聯動關帝廟,“打造一個中心公園,一條民俗商業街,一座禪文化潮音里”,以此為核心,擁河發展,形成傳統與現代相交融的濱河文旅產業帶。圍繞大沽船塢,進行系統策劃,打造天津近代工業博物館,讓近代工業發祥地煥發新活力。此外,放大茱莉亞學院影響,擴大與國內外頂尖音樂院校的合作,打造國際知名音樂教育和培訓基地。
經開區還將大力健全設施配套,未來三年全面補短板、強配套、提品質。經開區將強化完善交通配套,加快安陽橋、于新橋建設,2024年竣工通車;打通洞庭路、新華路、上海道等斷頭路,3年內核心區主干路網全部連通;構建智慧交通體系,擴充智慧停車場資源,建設更多智慧充電設施,使于家堡、響螺灣區域出行更便捷、更智慧。經開區還將強化完善教育配套,年內啟動和平保育院濱海分院建設,全面加速泰達岳陽道小學、耀華中學濱城學校、華東師大泰達學校建設進度;支持樓宇內設置多軌制幼兒園及托幼機構,新引進1—2 家全國知名學前教育機構,加快形成從學齡前到高中階段“全體系”的基礎教育優質示范區。經開區還將強化完善醫療配套,積極引進國際化醫療康養機構,大力引入婦兒醫院,設置區域健康管理中心,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泰達樣板。
作為國家首批產融合作試點城區,經開區“包攬”了天津市大半的創新型金融產業,而大部分金融創新就發生在于家堡、響螺灣區域。因此,打造現代金融中心也是該區域未來發展的重要目標。
下一步,經開區將打造“中國商業保理之都”,著力鞏固和強化商業保理優勢,在政策上持續創新,推動未來收益權、非融資性票據保理等政策落地;在模式上持續拓展,推動跨境保理、碳保理等業務發展;在標準上持續完善,推動業務規則、合同規則等不斷更新;在司法保障上持續強化,推動商業保理專業法庭、專業仲裁委員會、金融糾紛調解組織建設;在融資服務上持續深化,擴大“商業保理融資服務聯盟”主體數量,提升保理企業銀行授信規模。“十四五”期間,區域保理企業資產規模翻一番。
隨著天津自貿試驗區、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戰略的落地實施,于家堡、響螺灣區域產業愈發聚集,區域發展源動力越來越多地被釋放。為了加速新興產業發展,天津經開區將著力推動新經濟總部加速聚集,帶動產業發展提質升級。
為招引全國資源,承接首都資源,聚集津城濱城資源,經開區將下大力氣吸引央企、國企、民企以及外企的各類型總部,拿出實實在在的硬核政策支持項目落地。依托優質樓宇資源,發揮便捷交通優勢,打造總部辦公聚集地。
經開區還將用足用好天津港的戰略資源,提升港航服務能級,打造航運服務聚集區。如制定航運經濟專項支持政策,大力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,推動航運經濟、航運金融、海事法律服務加快發展。打造“航運大廈”,著力吸引國內外航運領先企業區域總部,理貨公司、貨代公司、船舶經紀公司等市場主體聚集。支持設立特色航運金融機構,提供船舶租賃、航運保險、信用評級、海損理算等專業化服務。